时间:2011.7.11

地点:云南怒江路上

毕业旅行沿着怒江而上,在公路旁休息时遇到的长满刺的绿毛虫。背部中央是一道蓝色条纹,被黑点点缀。

---国家森林网络医院---

中文名称:桑褐刺蛾

拉丁学名:Setora postornata (Hampson)

分类特征:(1)成虫:体长15.0~19.5 mm,翅展35~45 mm。体褐色至深褐色,前翅前缘离翅基2/3处向基角和臀角各伸出1条深色横线,呈“八”形,两线间色较淡。前翅臀角处有1个近三角形古铜色大斑,后翅褐色。 (2)卵:扁平,椭圆形,黄绿色,半透明。 (3)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23~35 mm,体黄绿色,背中线天蓝色。各节有黑点4个,排列近梭形。亚背线各节具1对枝刺,亚背线分黄色型和红色型两类:黄色型枝刺黄色,红色型枝刺紫红色。 (4)蛹:近纺锤形,黄褐色。茧:灰褐色,椭圆形,长约15 mm。 

生活史:1年发生2代,以老熟幼虫在根际附近浅土中或杂草、枯枝落叶和土、石块下结茧越冬。翌年4月底至5月初在茧内化蛹,蛹期20天左右,5月底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。成虫昼伏夜出,具强趋光性。卵多粒叠产或散产于叶背,每雌产卵60~300粒,多数150粒左右。卵期约1周。初孵幼虫能食卵壳, 3龄以前取食叶肉,留下透明表皮,块产卵,幼虫孵化群集为害,食成明显的透明枯斑,是及早发现幼虫为害的明显标志。3龄后多沿叶缘蚕食叶片,仅留叶脉。7月中、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入土结茧化蛹。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下旬出现,第二代幼虫为害到9、10月入土结茧越冬。

评论

© 达摩流浪者 | Powered by LOFTER